4月24日,西安首批道路保洁考核员,在碑林区柏树林街道上岗。在日常工作中,考核员随机选取一平方米的考核区域,利用毛刷对灰尘进行收集,并通过随身携带的电子秤称重。如果每平方米灰尘质量在5克以下,则视为合格,反之,则不合格。消息一出迅速引发热议,网友认为此举“流于形式”、“会增加环卫工负担”。西安市碑林区柏树林街道环卫所回应称,“以克论净”是对以往环卫工作要求的量化,“达标并不难”。对于考核不合格的环卫工,则以批评教育为主。不过,有专家认为,对于城市环境管理,应从源头上“治本”,而非加大环卫工人的工作压力。
一名打扫三级道路的环卫工表示,虽然要求不像一级道路那么高,为了合格也必须经常加班,“从清早4点起来差不多要干到下午6点”。一级道路每平方米不超过5克灰土,从实际效果来看,这个标准不算特别苛刻,但如果环卫工人们普遍要靠加班才能合格,说明他们的平均工作量是超负荷的。在尚未把实际工作量减轻到合理范围之前,就要求道路保洁达标,不达标就罚款、辞退,这等于变相强迫环卫工无偿加班。打扫三级道路每天要工作14个小时,扫一级道路要多久呢?所以,“以克论净”的标准或许没有太大问题,但当地现行环卫考核方式却有点不讲道理。
短评:不能让“城市美容师”流汗又流泪
“以克论净”最直接的结果,就是将巨大的劳动量加到基层环卫工身上。不管是针对机器清扫还是人工清扫,一旦和绩效、奖惩挂钩,“以克论净”带来的沉重劳动和负面代价将直接由一线环卫工承担。“只要认真清扫,达标不难”的表达未免太过轻松和理想化。况且环卫工本就是社会弱势群体,收入较低、劳动时间长,再变相强迫他们无偿加班,无异于雪上加霜。面对种种不合理的制度和规定,环卫工往往做不到潇洒地走人,但是,难道因为他们选择忍受了,社会就可以心安理得吗?据悉,除了西安,宁夏、山东、河北、重庆等地都出台了类似的保洁规定,小编希望各地在落实相关规定时,能多考虑环卫工的实际劳动状况,切实保障环卫工的劳动权益,不能让“城市美容师”流汗又流泪。